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深度解析 » 正文

能源局特高压交流研究课题18:输煤输电综合比较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0  浏览次数:123
核心提示:前言2010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我国电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报告指出:未来我国将形成大规模的西电东送 和北电南送 的电力
 前言

2010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我国电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报告指出:“未来我国将形成大规模的‘西电东送’ 和‘北电南送’ 的电力流格局”,“2020年,全国跨区输送煤电2.49亿千瓦” ,“跨区煤电输送中由交流特高压远距离传输1.66亿千瓦。”由此提出,必须构建“三华”交流特高压电网(简称“三华电网”)。特高压远输煤电将造成巨额浪费,这一做法改变了我国一贯合理的“近输电、远输煤(5000大卡)”方针。对此投资庞大的工程,应按2010年7月15日中办国办通知要求落实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事先充分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坚持务实高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一.远输煤电的能源浪费严重

我国长期以来对晋陕蒙等煤基地采取“近输电、远输煤(5000大卡以上)”方针,远输煤主要通过铁路运至北方港口, 再经海运到南方, 最节省能源。个别如蒙东产煤基地主要产褐煤,除近输电外,多余的则应通过直流完成远输电。

首先,西北煤基地大都缺水, 发电不得不采用厂用电和供电煤耗都过高的空冷发电机组。据中国煤矿规划研究院调查,全国13个煤炭基地,98个矿区已开发正开发和待开发的矿区,有70%矿区缺水,其中40%严重缺水。即使占用生活用水将北煤就地转电,也只能用“空冷”发电机组。“空冷”发电机组不仅效率低,而且在严重缺水时还得降低出力。

其次,长距离输电存在实际输电损耗,且距离越长,电力流越大,损耗也将按电流的平方增大。每回输送距离平均1500公里, 为降低环境干扰,就得选较大而昂贵的8×630导线。按实际输送能力为300万千瓦时, 线损为2.54%。若按国网的报告称可输送450万千瓦—500万千瓦, 则线损为3.8%—4.23%,同时还得加上送受端500/1000kV变压器约0.16%的损耗。其中部分煤电由直流输电输送1000公里~1500公里时损耗约为6%—8%。按我国长期经济有效的“近输电、远输煤(5000大卡以上)”方针,可在各个负荷中心都建设高效率的水冷发电机组, 近年都采用超超临界和超临界机组,不但大大降低供电煤耗和厂用电,还大力提高动态无功对负荷中心的支持, 特别是保证多馈入直流输电护的安全,又避免长距离输电的线损,还使全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大大减少,有的排放已达到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的水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