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刘有为: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4  浏览次数:142
核心提示:刘有为: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发展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变电环节的一个装备,是智能电网重要的基础
刘有为: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发展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变电环节的一个装备,是智能电网重要的基础和支撑。那么电工装备将如何满足智能电网?如何满足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求?最后还要落到实处,那就是装备。”刘有为先生在会上表示。
2015年9月7日,中国国际能源峰会在顺义拉开帷幕,9日上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有为先生在会上发表了对智能变电站技术和发展的独到见解。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思路:第一、要实现变电站测量控制,保护、控制、计量、监测全站统一网络,统一全站信息流,过去是各玩各的,比如我们监测,单独组一个网,计量单独组一个网,这个在变电站越做越难,风险越来越大,这个我们要统一。第二、在保证功能性和可靠性前提下,强调专业融合,我们把二次设备数量大量减少了,甚至比传统的数字化变电站还要少。比如我们把一些计量的功能跟测算的功能合并在一块给大家进行汇报。第三、应用了新的技术,当然现在还有争议。因为DCB,就是隔离断路器可以大大的减少变电站的占地,原来可能三个设备的位置,变成一个设备,还有电子互感器,过去电子互感器从2009年开始应用电子互感器,事故很高,后来有一个成熟期,电子互感器可靠性有所提升,但是还没有达到常规互感器的水平,到现在怎么用,还是有争议的。主要设备功能进行了提升,根据以前的教训进行提升。
 第一、实施运行监视与控制功能。第二、支持智能告警,过去我们有告警,智能告警是什么概念?我们加了很多传感器,比过去告警方式和告警的意义会有一些扩展。第三、支持数据控制,这也是中国特色,过去我们220kV以上,是一步一步要人到现场看,开关合到位没有,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现在数据控制,靠传感器完成这个事,这样效率大大提高,过去可能操作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可能就搞定了。这个在北京的一个站做了实验,反映非常好,大大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从这个意义角度上讲,这个功能跟我们智能电网是完全吻合的。第四、支持在线校验。
 我们增加了一区数据通信网关机。它兼做PMU数据集中器,原来专门有一个PMU集中其,这个还有争议,目前还没有完全的定案。第二、向主站保送实时运行控制数据,其他非实时数据,计量数据,状态监测数据通过二区网关,一区网关主要是电压、电流、PMU的数据等等,用于实时控制的数据,比如重要告警,开关的位置等等信息。第三、接收主站控制指令,包含无功能控制策略功能扩展。这是一叙网关的功能。
 二区网关,国内从安全一区和安全二区,一区安全度要求比较高,二区向主站保送非实时控制数据,包括向主站传输的故障报告,向主站报告站点数据。
 除了这个以外,加了一个综合应用服务和,这个服务器,兼做III和IV区数据通信网关机。第二、向生产MIS保送设备状态信息。第三、站内电源及辅助设备监控和管理。第四、全站二次设备状态分析和告警,新一代站二区加了一些自检功能,站端可以看到是什么一个状态,主要是装置工作的电源、电压,包括它的重要的芯片的温度,CPU的温度,这些都是关系到设备重要的安全信息,而且也是不需要传感器,本身就具有自己的功能,进行集中传输和评估。我们电能质量数据管理及分析。我们判断以后电能质量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看电能质量这个问题不是很突出。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研究情况
 为什么我们判断越来越严重?第一、现在直流越来越多了。第二、现在新能源,包括光伏、风电。这些都有直流环节,不管是风电的14点几赫兹,最后转成直流,光伏本身就是直流,所有的直流变交流。另外,它渗透到电源端,这是电源方面的形式比较严峻。另外,我们用电的负荷也是直流比例越来越高,包括现在空调都是变频的,包括计算机。这电源形式比较复杂,另外要求越来越高。像新的标准里面,过去我们关注三次谐波,四次谐波,现在最高到五十次谐波,这个要求非常高。刚才讲的是摆在站端的服务,是和电网进行交互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2023203-2号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47号